当前位置: 首页 > 煤矿生产

科技赋能矿山智慧守护安全

“智慧矿井建设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,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矿井的安全性。”6月17日,在柳林煤矿,矿长冯德志说,“通过智能化设备,我们可以实时监测矿井内的瓦斯浓度、温度、湿度等关键指标,一旦发现异常,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,并自动采取措施,确保矿工的安全。”

近年来,柳林煤矿围绕“5G+工业互联网”,完成了“采、掘、机、运、通”等各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,通过104套有线、无线、便携式摄像头,基本实现无监控不作业要求。并应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控安全风险、推进隐患闭环管理,把智能化作为遏制事故的治本之策,大幅提升了安全风险识别、预警分析、响应处置能力。还利用AI健康检测装置对职工进行班前评估,通过职工佩戴的智能手表实时跟踪其健康状态,全时段、全过程守护职工生命健康。

煤矿智能化是培育煤炭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,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。近年来,我市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,智能化矿井总量全省排名第一,煤矿生产实现“减人、增安、降本、提效”,作业环境也变得更加安全。

中阳县荣欣公司高家庄煤矿属于高瓦斯矿,煤尘具有爆炸性。面对各种困难,该矿转变思路,坚定不移地走“无人则安、少人则安”和“减人、提效”的智能化之路,用3年时间,投资2.6亿元,完成了9大系统的智能化建设。借助智能综采系统,工作人员在集控中心就能实现对工作面所有设备的远程操控,驱动采煤机完成自动截割,支架实现自动跟架。

“以前,拉架时,需要七八个人到现场来拉。现在,随着智能化升级,再也不用人到现场来了,更加安全了。”该矿综采区电工李旭军深有感触地说。过去他只负责电控工作,综采智能化后,又增加了智控工作,虽然工作任务在增加,但智能化让他反而觉得比以前轻松了。

科技浪潮的冲刷下,吕梁山脉的怀抱中,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。我市采取政府引导、部门主导、社会参与、主体落实、企业建设五级管理的工作思路,已建成30余座智能化煤矿,随着智慧矿井建设的推进,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正在被颠覆,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、高效率、高安全性的现代化生产模式。一处处流畅有序、运行高效的智能化矿井,在吕梁山上散发着科技的力量与智慧的光芒,更为矿工们筑起了坚实的安全之盾。